首页 >> 吾享资讯 >> 吾享新闻

7月第1期 | “和府捞面”完成8亿E轮融资,腾讯跟投

发布时间:2021-07-13        发布人:智慧餐厅_餐饮管理软件服务商【吾享】

吾享带你5分钟速览一周餐饮要闻。
1、“和府捞面”完成8亿E轮融资,腾讯跟投
企查查App显示,近日,面食餐饮品牌“和府捞面”完成E轮融资,本轮融资由CMC资本领投,新股东众为资本,老股东腾讯投资、Longfor Capital跟投,融资金额8亿元人民币。
企查查信息显示,“和府捞面”隶属于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,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,法定代表人为李亚彬,注册资本1526.5万元人民币,经营范围包含:建设工程设计;食品生产;食品经营;饮料生产;食品互联网销售等。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,深圳市腾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其持股12.02%,为第三大股东。
不到一年,和府两次连续融资近13亿元。和府表示,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深入布局全产业链体系、新品牌打造、渠道建设及数字化能力构建等方面。
府餐饮创始人李学林表示:“和府将继续发挥自身的核心系统优势,对内赋能支撑和府餐饮多品牌发展,率领我们的超级团队来构建这种长趋势中应变能力,向全球餐饮巨头学习,最终实现本土品牌的超越。”
2、超60万商家在外卖平台上线了小份菜
7月7日,有关媒体了解到,饿了么平台上线小份菜的商家已经超过60万家。根据饿了么数据显示,在小份菜的带动下,商业办公区周围餐厅的外卖订单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。 
而在小份菜外卖订单中,东北餐厅提供的小份菜尤其受到欢迎。其中,筋饼、锅包肉和酸辣土豆丝等东北菜外卖订单量最靠前。此外,一线及新一线城市“小份菜外卖”受欢迎程度高于其他城市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成都对小份菜的消费热情持续走高。 据了解,为响应反食品浪费规定,鼓励更多餐饮商户推出小份菜,在北京烹饪协会指导下,饿了么参与制定的“外卖小份菜团体标准”也即将出炉。届时,平台将通过流量扶持、消费洞察等数字技术,帮助外卖商家量身定制多元化的小份菜、一人食产品,助力消费者按需点餐。
3、价格如坐过山车一个月内小龙虾价格上涨超一倍
过去三个月,小龙虾的价格可以说是犹如坐过山车一般。 
4月份小龙虾开始逐步上市,批发价为每公斤55元至70元;5月中旬开始,价格遭遇“腰斩”,每公斤只卖20元左右,最便宜的时候一斤不到10元;六月下旬开始,市场售价又逐步涨至每斤35元左右。有媒体在市场走访发现,有部分渠道鲜活小龙虾的价格一个月涨幅达50%以上。
红餐网(ID:hongcan18)分析认为,小龙虾价格呈现这样的“U”字型结构,原因主要有几方面: 首先是受供需影响。三、四月份小龙虾上市初期和七、八月份小龙虾集中上市结束后价格较高,五、六月份集中上市期间价格较低。 其次,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。相对比于2020年,今年的小龙虾市场逐渐恢复,价格整体上也有所回升。 
第三,盛夏已到,各地为了进一步繁荣夜间消费市场,不断激发餐饮消费升级潜力。比如石家庄市商务局、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《关于组织推荐首批深夜食堂的通知》要求,公布了首批“深夜食堂”;北京消费季·夜京城”系列活动全市多商圈联动,鼓励商家延时经营,70余场夜京城主题活动,打造夜间多元消费新场景。 夜经济下,“麻小”+“啤酒”作为夜间餐饮的常客,需求旺盛,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终端的价格。 在红餐网(ID:hongcan18)看来,每逢夏季,消费者对小龙虾的热情都居高不下。对于餐饮企业而言,无论小龙虾原材料价格涨跌,都应该充分做好原材料供给准备,保障门店的正常经营。
4、欧洲杯催热餐饮夜间消费,头部品牌纷纷试水宵夜市场
7月4日,美团外卖数据显示,随着欧洲杯开幕,全国各地的夜间外卖订单也逐渐走高。在北京地区,6月12日到30日期间,夜宵订单量相比5月同时段增长近10%,超5000个商家特地延长了营业时间。 据相关媒体报道,期间订单量前三的外卖品类分别是烧烤、炸鸡、小龙虾。其中,小龙虾销量增长相比5月同时段增长近七成。 
据艾媒咨询统计,中国夜间消费已经约占总体零售额的六成,并持续以约17%的规模增长。宵夜经济越来越红火,餐企也纷纷发力宵夜档:海底捞的小龙虾从48一斤降价到39一斤,精酿啤酒热销月销量超百万;麦当劳推出“炸鸡+啤酒”组合;肯德基推出外卖鸡架,8点之后开卖...... 宵夜经济,是否能成为提升餐企业绩的一记良药?也许这个夏天过去后,答案自会揭晓。
5、餐饮企业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今后不得获供气
历年来,餐饮企业燃气、液化气爆炸的新闻屡见不鲜。餐企该如何安全规范使用燃气?又如何避免这些意外的发生呢?如今,有关部门从供气层面做了规定。
7月5日,国家住建部督查组到合肥实地督导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。此次排查整治工作,聚焦人员密集场所、地下燃气管网以及燃气市场,重点任务排查防范餐饮用户的用气风险,以更好地保障市民及城市安全。
图片来源:摄图网
通过此次排查,合肥市建设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,聚焦人员密集场所、地下燃气管网、燃气市场三个方面,当前的重点任务是排查各餐饮用户用气安全,各燃气企业要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对餐饮用户的用气环境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再排查。
下一步,相关部门必须对餐饮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,签订用气合同;加强对“瓶、阀、管、灶”的管理力度;加强安检,配送入户的,要做到每次配送必检,用户自提的,要保证每年不少于一次的入户安检。
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供气企业不得向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的餐饮企业供气,也不得向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违规供气,发现违规供气的,一经查实,立即停业整顿。
在红餐网(ID:hongcan18)看来,燃气安全无小事,餐饮企业在用气安全上,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准则,确保消除用气安全隐患、实现用气风险可控,如此才能避免违规用气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。
6、职业打假人举报11家餐馆卖凉菜,求奖励被拒后,把市监局告了
按照国家标准要求,餐馆经营冷食,需要另外申请经营许可。比如说,你开一个火锅店,只卖火锅,那么审查标准要低一些;如果同时要卖凉菜,那么审查标准里就要有相应的操作空间以及操作规范。如果没有取得经营冷食的资格,经营凉菜就是违法的。
为此,山东一男子嗅到了一丝“商机”。  
该男子通过外卖平台,在11家餐馆买了凉菜,然后举报到市场监督局,要求对这些餐馆进行立案处罚,并且给予他举报奖励。  
市场监督局接受举报,并且对这些餐馆现场查验,确定举报信息属实。但市场监督局没有立案处罚,只是给了警告要求整改。  
该男子不服 ,把市场监督局告上法庭。  
法庭判决核心如下:1. 举报者是职业打假人而不是消费者;2. 举报是可以的,但如何执法由市场监督局决定;3. 因为没有行政处罚也没有立案,所以没有奖励。
男子不服从判决,继续上诉。二审维持原判。
市场监督局执法是否合理?为此,记者向执法稽查局留言咨询,得到的回复是:根据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》的有关规定,“下列加工制作既可在专间也可在专用操作区内进行:(a)备餐,(b)现榨果蔬汁、果蔬拼盘等的加工制作,(c)仅加工制作植物性冷食类食品(不含非发酵豆制品);对预包装食品进行拆封、装盘、调味等简单加工制作后即供应的;调制供消费者直接食用的调味料。”
也就是说从安全性角度,仅加工制作植物类冷食类食品无需专间,可以在洁净的专用操作区内进行。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》有关规定:“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,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,不予行政处罚。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,可以不予行政处罚”。与此同时,“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,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。”
所以说市场监督局的执法是合理的,无需给这位“职业打假人”举报奖励。
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。
吾享专注于餐饮O2O,致力于餐饮管理软件、收银系统、供应链管理、会员管理系统等信息化软件产品的开发,助力餐饮企业打造智慧餐厅。
返回上一级
一键分享: